Saturday 18 January 2014

對角色產生共鳴的兩個層次

(本文原載於《蘋果日報》社會服務版「另眼看戲」專欄。)



Hannah是個高小學生,喜歡大自然,關心環保,積極鼓勵身邊人改變生活習慣去愛護地球。最近創作的環保教育劇場,以Hannah的故事為骨幹。有人擔心小學生觀眾會否因為自己沒有Hannah那麼積極對待環保,和她有距離,對故事難以產生共鳴?

無疑,觀眾若感到自己和角色有共通點,會比較容易進入角色的世界。但這是否就意味著一般小朋友難以代入Hannah的心路歷程?其實重要的是角色是否塑造得立體和真實。如果Hannah像個聖人,完美無暇,觀眾或許真的會難以代入,甚至不能入信。但如果Hannah在推動環保之際,也有困惑的時候,也會擔心朋友覺得自己怪,那麼要觸發觀眾的共鳴感就較容易。他們或許不像Hannah那麼積極推動綠色生活,但總有經歷過想法與人不同的困惑,也總有擔心無法融入同儕圈子的時候,於是通過明白角色的處境而產生共鳴,了解Hannah的困難,繼而一起思考怎樣克服這些困難。aHa

還有另一層次的共鳴感,可以透過「期望」而產生──觀眾欣賞Hannah的行為,希望自己能像她那麼積極和堅定(許多超級英雄片都是立足於這一種共鳴感)。是以在故事中,我們也加入了Hannah成功推動學校作有機種植,獲得師長認同、同學欣賞的情節。這麼一來,Hannah這個角色成為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榜樣,對於還未準備好生活得更環保的小觀眾,帶來鼓勵作用。



文:陳玉蘭,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/課程統籌(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),從事舞台創作、演出、教學、研究、出版、培訓等多元實踐,相信教育乃「育人」而非「教書」,深信社會要進步,需要培育更多懂得感知生命、關懷世界、重視公義的心靈。

Saturday 4 January 2014

劇場媒介帶來環保訊息之移情理解

(本文原載於《蘋果日報》社會服務版「另眼看戲」專欄。)



一個人拿著一個氣球,是地球模樣的,與它欣然共處,冷不妨另一人突然跑來搶走氣球,拔開活塞放走空氣。他連忙把球搶回來,重新吹氣,一會,球再次被搶走,一輪又一輪的爭奪、放氣、吹氣後……吹氣遠比放氣難,本來圓渾漲滿的地球,變得鬆塌塌,一副可憐相。

這是最近創作的環保教育劇場的一幕,小學生看得很投入,演出後他們告訴我們,那是說地球恢復資源的速度,及不上人類消耗地球資源的速度。

我想起此劇試演時,一位成人朋友說:「我不肯定是否明白這幕的意思,它是否說有人不斷建設地球,卻有人不斷破壞?」我告訴對方:「就是這樣。」他繼而說:「我擔心小學生未必明白。」其實這場戲的意思清楚得不能再清楚;我思考這位朋友的反應,發覺他並非不明白,而是擔心自己明白的東西「不正確」,加上這段戲沒有用任何語言,令他倍感不安。他大概是習慣了「凡事有標準答案」,「凡事要依賴語言解說」的教學手法,故須要啟動感官自行詮釋事物時,感到很不安心。

教育劇場卻正是要觀眾這樣地學習。畢竟「人類正高速消耗地球資源」這個訊息已是老生常談,實無必要再「說」得多。運用劇場媒介的特性,我們意圖讓觀眾透過意象、感官與這個訊息連繫,產生移情理解 (empathic understanding),以補傳統教學之不足。



文:陳玉蘭,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/課程統籌(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),從事舞台創作、演出、教學、研究、出版、培訓等多元實踐,相信教育乃「育人」而非「教書」,深信社會要進步,需要培育更多懂得感知生命、關懷世界、重視公義的心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