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 25 March 2014

「放一張椅子在那邊就可以了!」

(本文原載於《主場新聞》博客「戲劇教育探知館@ Hong Kong Art School2014325日。)

那天,我和學生為剛擬好的劇本作初步排練。學生三人一組,以簡約為原則,為自己所編作的片段設定場景。其中一組把三張椅子排成「公園長櫈」,排演以下片段:爺爺由孫女攙扶到「公園長櫈」前坐下;孫女隨後蹦跳到媽媽身旁玩耍,母女手舞足蹈喊着說:「好開心!好好玩!」三人樂也融融。兩名學生和充當臨時演員的老師沒有戲劇創作和舞台經驗,但懂得用台詞交代劇情。

排練後,我問學生還有哪些東西能象徵公園。

「滑梯!」學生說。

「好!就弄一個滑梯出來。」我說。

學生苦思着。此際,我把一張椅子反過來讓椅背朝天,問:「若果這是滑梯斜的滑板,滑梯會怎樣形成?」。老師找來另一張椅子放在滑板前,「滑梯」就成了。

「很好。公園內有滑梯,還有些甚麼呢?」我說。

「有搖搖板!」一學生嚷著。

「怎樣弄出一個搖搖板?」另一學生邊想邊說。「會動的?難道要放一張椅子在中央,上面放一塊長板?」

「要不然,把兩張椅子背對放。」老師提議着。「然後兩個人高低起伏的扮演著,成嗎?」

「非常好!還要預備一個地方給爺爺坐下來。」我說。

飾演爺爺的男生想了一下,眼睛閃了一閃,說:「給爺爺坐的,放一張椅子在那邊就可以了!」

戲劇領域中,物件如椅子是符號,具象徵意義,協助學生說故事。符號、台詞、聲音、形體等都是劇場語言的元素,猶如中英語文的字詞和數學的符號,用來表達想法、思考問題;起溝通和解難的作用。認識和運用戲劇符號,對戲劇創作十分重要。然而,對於普羅學子和教育本身又有何意義?

符號本身具多元意義,椅子是椅子也非椅子。其意義需要依賴情境和脈絡(context)來顯明。情境轉移,物件的象徵意義也隨之變動。故此,劇場運用符號不能忽略符號及其所「置身」的處境的關係。教育領域中,關注置身處境(situatedness)、學習與思維間之關係的學者散落於教育學、教育心理學等範疇[1]。其中,專研文化心理學的布魯納(Jerome Bruner)指出:人類的心理活動仰賴文化符碼、傳統等而得以展開。故此,把教育和學校學習「置身」於文化脈絡之中,才可能理解心理活動[2]

香港推行教育改革十多年,學校教育依然有不少為人垢病之處,其中就思考訓練的批評有:讓學生以簡單對號入座的方式來謀求「正確」答案;或是抽離生活和具體脈絡來抽空地思想。而理解符號與劇場之間的關係對當前的教育處境的啟發是:一、我們得一同認清脈絡和生活、思維發展、學習等處境本身都是具體的、多元和多層次的。二、思考訓練必須置身於具體的處境中進行,讓層層扣連的多元關係得以展開來思考。教育改革的檢討工作也須如此。


參考/延伸閱讀:
Bruner, J. 著;宋文里  (2001). 《教育的文化:文化心理學的觀點》The culture of education台北: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。
Courtney, R. (1990). “Drama and Symbol”, In Drama and intelligence: A cognitive theory, pp. 109-125. Montreal; Buffalo: McGill-Queen's University Press.
Vygotsky, L. 李維 . (2000).《思維與語言》Thought and language. 台北:昭明。


文:羅婉芬,洋名Muriel,近年從事中學課程改革的研究工作,亦游走於學校之間推動戲劇教育。她認為叫左右腦一同開動,能延年益壽,對驅散教育陰霾也起一點作用。Muriel愛玩、喜歡用手指跳舞;相信戲劇如三菱鏡,能折射和啟動多彩的心。

[1]      關注置身處境與教育之間的關係的學者之中,首推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(Lev Vygotsky)。他專研語言與思維的關係,認為社會環境對學習起關鍵的作用。美國教育心理學布魯納(Jerome Bruner)維果茨基的學說影響,學術上從注重個人的心理學理論轉向文化心理學(cultural psychology),探究文化在學童學習和思維發展中所擔當的角色。
[2]   Bruner. (2001).《教育的文化:文化心理學的觀點》,1819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