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 27 April 2014

戲劇:以人為本的教育

(本文原載於《主場新聞》博客「戲劇教育探知館@ Hong Kong Art School」,2014年4月7日。)




謝謝剛才各位講者的分享[1],讓我們看見《戲劇工作坊》這個單元 在實踐時學生的得著,施教的點子,以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思。在以下的發言中,我嘗試把討論帶到更宏觀的層面,看看戲劇對於現今香港學校教育有什麼重要性,如何使教育更加以人為本。

在教育局的課程指引中,《戲劇工作坊》[2]這個單元的目的是「透過劇本分析與編演,認識人情物理,探索社會與人生,提高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,拓寬視野,發揮創意;從合作編演中,提高協作、溝通和解難等能力。」(圖一)

 
(圖一)

然而若我們嘗試拿走文字中直接與《戲劇工作坊》相關的字眼一看,單元希望達致的目的,可不正是學校教育重要的目標的嗎?(圖二)。

(圖二)

我想說的是,戲劇能帶來的教育潛能,並不局限於語文教育,而是一種整全的全人發展。這個觀念,在戲劇教育走得較前的國家,一點也不陌生。澳洲最近推出了全國統一的藝術教育課程(以往在不同省份有不同課程),並以學術研究展示參與藝術活動對學生在學業與成長上皆有裨益,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強,更投入不同學科的學習,也有更強自尊感,生活有更大滿足感 (Martin et al., 2013)

戲劇是如何達致這些成效的呢?我嘗試用過去接近二十年在不同教育項目上接觸的學生、老師等的經驗,來透視戲劇的力量。

讓我們先回到語文教室。在一個用戲劇教英語的工作項目中,我們訪問學生:「用戲劇方法學語文跟平日有什麼不同?」有學生這麼說:「平日上課,我們是沒有需要溝通的。」我們看見參與戲劇活動,為他們帶來了平日欠缺的溝通機會。小組為了成功展演一個戲劇片段,必須溝通、協作,互相扶持;戲劇蘊含多元化的表達媒介,包括文字、語言、肢體、表情、聲音、意象,使得不同能力的學生皆有發揮機會;投入故事中,學生也獲得豐富地運用語言的機會,如剛才老師提到《西遊記》的課堂,學生代入不同的角色、情境,把溝通和表達擴至比平日更廣闊多元的範疇;最後,透過戲劇的互動教學,學生與老師的溝通不再停留在單向的層面,組員之間、創作者與觀眾之間,都有充分的溝通機會。凡此種種的溝通經驗,對學生的學術與非學術發展皆彌足珍貴。

若溝通是學習過程,溝通的內容便是探索社會與人生的窗戶。年輕人透過創作戲劇所探索的事物,是豐富多姿的。有時,那是關於自身生活的探索,例如早前在一個戲劇營中,一班中學生創作了一個關於「面具」的演出,講述他們為了迎合社會期望而戴上面具做人,那既感到徬徨、欠安全感,卻又討厭自己虛假的心情,藉由戲劇得以好好整理,被觀眾聆聽。有時,戲劇探索的是關於週遭世界的,例如一班用戲劇手法學習通識議題的學生,為了演活劇中基層人士的角色,細心蒐集資料去了解角色的生活、相關的扶貧政策,並在演出後感到自己與基層人士產生了微妙的連繫。戲劇探索的內容,能提供的是一個具想像力的空間,這個空間能為人類帶來一股微妙的力量。一次印象很深刻的經歷,我在一個學校訓輔組遇上一位十七歲的學生,她告訴我希望在十七歲最後一天自殺,不想做成年人。後來,她在戲劇中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藝術治療師的角色,幫助治療對象走出困局。事後她告訴我,演了一個很想演的角色,疏導了一些鬱結,獲得了一點力量。

我並非在倡議戲劇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,但從以上種種例子所見,戲劇誠然可以在現今教人窒息的教育制度中,展現出一種更人性化的學習過程,觸碰人的心靈,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連繫。

這對於教育工作者亦然。一位在修讀戲劇教育的教師跟我說:「同事問我:『為何你常常那麼開心?』我反問:『為何你們那麼不開心?』」這位老師發現,接觸戲劇教育為她帶來了更大的滿足感:與學生親近了,看見學生互相欣賞,發掘到學生平日看不見的長處,從而看見美。戲劇提供的空間,讓她在教育制度中找到呼吸的空間。

說完這些故事,我想引用一位澳洲學者的文字作結。他說:

藝術能提供新的思維與溝通方式,激發創意、想像,帶來可能性。藝術讓年輕人獲得創造事物的工具;這些工具不但對藝術重要,對於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也同樣重要──我們需要的公民,不僅是消費這個世界的人,而是懂得積極改變世界的人。(Anderson, 2014)

若容許我為這段文字作一個小修改,我會拿走「年輕人」三個字,改成簡單一個「人」字。我相信藝術教育能帶來的力量,不僅止於年輕人,對成人亦同樣重要。


參考/延伸閱讀:
Anderson, M. (2014). The New National Arts Curriculum could make for Better Schools. Retrieved 24 March, 2014 from http://theconversation.com/the-new-national-arts-curriculum-could-make-for-better-schools-24537
Martin, A. J., Mansour, M. Anderson, M., Gibson, R., Liem, G. A. D. & Sudmalis, D. (2013). The Role of Arts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s’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Outcomes: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chool, Home and Community Factors.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, 105 (3), 709-727.


文:陳玉蘭,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/課程統籌(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),從事舞台創作、演出、教學、研究、出版、培訓等多元實踐,相信教育乃「育人」而非「教書」,深信社會要進步,需要培育更多懂得感知生命、關懷世界、重視公義的心靈。



[1]本文原為7A班戲劇組2013/14中文科選修單元「戲劇工作坊」學校支援計劃教學成果分享會之講辭,經剪裁後輯成本文。
[2]教育局2009年推出的新高中課程,在中國語文科開設《戲劇工作坊》為選修單元之一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