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 23 April 2014

《戲劇‧通識Crossover》:通識有情

(本文原載於《主場新聞》博客「戲劇教育探知館@ Hong Kong Art School」,2014423日。)
《五》:樂施會互動教育劇場

 Katie(化名)是這個戲劇與通識研究計劃[1]中予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位同學,因為她的轉變出現得很早,很明顯。

在研究初期第一次訪談中,Katie對於「社會議題」表現得不特別關心。對她來說,喜歡的藝人逝世比時事新聞更能引起她的關注。「他死了,我哭啊!覺得真的很慘!」一位感情豐富的女孩,能驅使她以行動回應社會事物的,主要是情感。「地震和水災我都有捐錢……心裏覺得有很大感受,覺得災民很慘。」

Katie感性,特別受落以戲劇學通識這個安排,因為戲劇能夠牽動她的情感。在完成第一階段的活動後,我們再次訪問同學,Katie述說參加互動教育劇場如何改變她對貧窮的看法。「我很喜歡那個空間。那裏提供了一個場所給我看到窮人的生活是怎樣的……我們不光是用眼去看,還自己試過去做。我爬上那張碌架床上格,想想當中的人會說什麼,那個經驗會讓你真正投入在那些人物之中,明白他們的想法。」她說這種學習經驗比起平日在通識課閱讀文章,感受更深刻,感覺親歷其境,也令她對窮人改觀。「以前只覺得他們很慘,亦不免覺得他們是低下階層,但現在會多了欣賞他們,因為明白了他們的故事和難處,會尊重他們多些。」

對窮人改觀,有否帶來行為轉變呢?「有次我看見一位伯伯在街邊賣錢包,我去買了一個。其實那個錢包並不特別漂亮,我也根本無需要買錢包。但我想,他那麼年老還努力謀生,我想給他支持,表示尊重。可能那對他不算是很大幫助,我也不知道他有什麼感受。但是,就是想支持一下他的生計囉。」

在結業演出中,Katie創造了一個叫梅嬸的角色,一舉手一投足都充分體現出一個洗碗工人的辛酸。「這個演出令我更主動去認識《今日香港》這個單元的內容……怎麼說呢?以前我覺得那些東西與我關係不大,那些什麼最低工資呀,我為什麼要理會呢?但經過這個演出後,我對那些新聞更加感興趣……因為我實在太投入梅嬸這個角色喇!」由情感帶動的學習,卻也並非純感性,Katie告訴我們這個學習過程如何涉及知性的思考:「平日考試背了資料,用完、做完題目便算。用戲劇體驗,之後的分析其實要更用腦。」感受是一些抽象的東西,要整理成能告訴別人的想法,當中涉及的分析能力不比平日低。

在世界公民教育中,戲劇所發揮「建立同理心」的作用是重要的一環。戲劇的核心是關於代入別人的角色去體會對方的世界,這種特質「與集體、社群主義的公民視野尤其配合」(Nicholson, 2005, p. 24)。透過體驗別人的生活,戲劇使人不再單單以自我為中心,而是投入一種道德想像去理解別人,由此建立同理心。這種同理心不單涉及情感,也涉及知性的思考,兩者加起來,對帶來利他的行為有很大幫助 (Chan, 2013)

Katie身上,我們看見這種既感性又知性的學習如何發生。


參考/延伸閱讀:

Chan, Y. L. P. (2013). Drama and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: Planting Seeds of Social Conscience and Action. In M. Anderson and J. Dunn (eds), How Drama Activates Learning (pp. 76-91). London: Bloomsbury.
Nicholson, H. (2005). Applied Drama: The Gift of Theatre. Basingstoke: Palgrave Macmillian.


文:陳玉蘭,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/課程統籌(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),從事舞台創作、演出、教學、研究、出版、培訓等多元實踐,相信教育乃「育人」而非「教書」,深信社會要進步,需要培育更多懂得感知生命、關懷世界、重視公義的心靈。




[1]本文來自香港藝術學院與樂施會合辦的戲劇‧通識Crossover》研究計劃。該計劃探討應用劇場如何運用於世界公民教育,促進青少年的態度與行為轉變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