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 3 May 2014

《戲劇‧通識Crossover》:民主的劇場

(本文原載於《主場新聞》博客「戲劇教育探知館@ Hong Kong Art School」,201453日。)


參與這個用戲劇學通識的計劃[1],令我開始學習怎樣去改變你不想發生的事情……我開始認識自己……到底你是誰?你想怎樣?你有什麼能力去改變一些東西?……戲劇幫助我更留意事物的細節……例如在互動劇場中有同學走上舞台改變劇中人﹝弱勢社群﹞的行動,我留意到原來當中可以有很多機會作出不同層面的改變……那些轉變也許微少……但我看見選擇的機會……我們是有能力去改變未來的,這很重要。

以上的想法來自中四的Melody(化名),很有力地回應了我們的研究問題:「應用劇場如何促進青少年的態度轉變與行為轉變?」透過細微的觀察,Melody看見了「轉變的可能」,也認定了自己有能力改變身邊事物不理想的狀態。

Melody經常提出獨到的見解、深層次的思考,甚至一些頗形而上的哲學觀點,問題是,同學總是覺得她和群體格格不入,對她無好感,情況明顯得連只接觸過她一兩次的教育劇場導師也看得見。「在我的小組中有一位同學,看得出沒有人喜歡她,她一發言其他人就表露出不想聽的表情。」一位導師說。另一位導師更指出「這班同學去年也來過這裏﹝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﹞參加活動,當時的情況也一樣,我記得她,因為印象挺深刻。」

我們細心觀察Melody與其他同學的相處。同學比較喜歡「嘻嘻哈哈」的玩鬧氣氛,遇上Melody的老成、認真,覺得她怪怪的挺難相處。此外,Melody並不符合主流觀念中討人歡喜的形象,表現不夠大方得體,說話也蹩腳(事實上,以上引述的文字,是從Melody一段長達幾分鐘,組織鬆散的訪談內容中整理出來的)。

Melody對於自己與人相處的狀態不無洞悉:「我本身是一個……不知可否叫人群恐懼症,即是見到人不懂說話……與人有一種隔膜,與人站得太近就想『彈開』,好奇怪……」戲劇教育給予她其中一個得著,就是打破了與同學的隔閡,她指出計劃帶來最重要的轉變,來自與同學一起投入創作和演出的過程。我們看見同學在這個過程中,對Melody少了排斥,多了接納。這除了因為演出必須通力合作才能完成,導師如何營造一個「誠心聆聽」的學習空間亦至為重要。

例如在資料搜集階段,Melody與一位同學用心製作了一段動畫,集合二人對社區的觀察經驗,先講述一段小巴乘客與司機的爭執,最後用一朵藍花的照片作結,勸籲大家停一停,呼吸一下,減少躁火。觀看短片後,導師請其他同學反饋一下。「許多地方都聽不清楚。」有人說。短片的製作質素不高,透過擴音器後,音質確實很差。「那不如請你就聽得到的一段談談吧!」導師把學生的焦點由「批評缺點」轉回「討論內容」之上。然後,同學指出短片想表達乘客因小巴班次延誤,把情緒發洩到司機身上。「但最後那幅相則不知想說什麼。」另一同學指出。導師記起Melody在上一節課分享的社區考察經驗;這個考察要求學生以一個與平日不同的方法上學。Melody平日用半小時坐車回校,那天她用了兩個小時走路上學,沿途經過一個公園,看見路邊一朵藍花,停下來靜心觀賞。導師提醒學生Melody有這個經驗,然後問Melody:「你是不是想以花朵作為象徵符號,提出都市生活步伐急速,人們鮮有慢下來體味生活?」「嗯!」Melody點頭。導師繼而向同學說:「那是對香港生活很真確的觀察啊,對不對?」

在計劃過程中,我們作為導師,很著意幫助像Melody那樣不擅辭令的學生組織其想法,反饋予小組,並指出其見解有見地之處,讓其他同學聽見。漸漸下來,我們觀察到同學對Melody少了不耐煩,開始了解她多一些,也對她多了點點欣賞。Melody的通識老師用「轉變很大」來形容她,說她明顯地自信心大了,敢於提出與別不同的意見。「我想這個戲劇教育計劃對她的幫助,在於給了她很多很多次、十多廿次機會去思考和表達想法。」老師說。

Gallagher and Ntelioglou (2013)在論述戲劇與聆聽的關係中指出,在教育過程中強調聆聽,是孕育民主素質的重要一環,當中,讓平日容易被忽略、打壓,或淹沒在主流意見中的聲音被聽見,尤其重要。一個悉心經營的戲劇創作過程,其本身就在體現著民主參與的精神,Neelands (O’Connor, 2010, p. 148)闡述這種劇場的特質:真正民主的劇場必須讓人經驗「一個所有人均有份參與創作、投入其中的劇場」,提供一個「像全息圖或萬花筒」般的空間去檢視事物,讓人能「磋商不同觀點、探索改變世界的不同可能性」。

「如果這個戲由我自己去創作,可能會很膚淺,但集合眾人的意見,效果好多了。」Melody這樣回顧創作的過程。戲劇教育的經驗,除了帶來被聆聽和接納的機會,改善與同學的相處,當中與同學的意見交流,亦有助她通識科的學習:「答題目時,我多了從不同角度去拆解題目」。


參考/延伸閱讀:

Gallagher, K. and Ntelioglou, B. Y. (2013). Drama, Listening, Risk and Difference: On the Pedagogical Importance of (not) Knowing the Other. In M. Anderson and J. Dunn (eds), How Drama Activates Learning (pp. 94-108). London: Bloomsbury.

O’Connor, P. (ed.)(2010). Creating Democratic Citizenship through Drama Education: The Writings of Jonothan Neelands. Stoke on Trent: Trentham Books.


文:陳玉蘭,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/課程統籌(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),從事舞台創作、演出、教學、研究、出版、培訓等多元實踐,相信教育乃「育人」而非「教書」,深信社會要進步,需要培育更多懂得感知生命、關懷世界、重視公義的心靈。




[1]本文來自香港藝術學院與樂施會合辦的戲劇‧通識Crossover》研究計劃。該計劃探討應用劇場如何運用於世界公民教育,促進青少年的態度與行為轉變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