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 3 June 2014

讓歷史說她的「故事」……

(本文原載於《主場新聞》博客「戲劇教育探知館@ Hong Kong Art School」,201463日。)

六四舞台製作《在廣場上放一朵小白花》

用戲劇這個藝術形式去呈現歷史,會帶來怎樣的迴響?

每逢踏入六月我任教的學校都會就着六四事件,透過演講、影片播放等方式與同學回顧和反思歷史。在這些手法中,學生都以一個資訊接收者的平板角度去認識歷史,例如有學生對我說:「聽老師的分享、從書本學習歷史,所知的只是那件事

上星期我在學校看到一個有誠意的製作,讓我和學生有許多情緒牽動、對話和反思。

1989年北京人民廣場的一個角落,三個青年相遇。他們本着不同的原因來到人民廣場,但最後都決定留守到最終的一刻。一個是北京高幹子弟背景的藝術學院準畢業生,一心想到廣場與製作隊伍會合,拍攝畢業作品,但團隊各散於廣場,作品拍不成,他卻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歷史作了見證。一個是被報館派駐北京採訪的香港青年記者,縱然因經驗不足被報館辭退,到了最後一刻卻仍堅守記者的專業操守,將真相記錄下來。而另一位則是來自四川成都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學生,893月下旬,為畢業論文到北京交流,本打算在京逗留一個月,後因參與悼念胡耀邦活動及往後的學生運動,決定留在北京全劇透過三個人物的相識、友誼、參與學運的心路歷程和記錄片的穿插交代了整場學生運動的發展。

整套戲並沒有以暴力血腥場面或新聞圖片去煽動觀眾的情緒,也沒有那種蕩氣迴腸、歌頌英雄主義的情節,反而通過三個人物的背景,所觀察和經歷的,所思所想的,所憂慮的,所掙扎的,通過身體語言、表情、聲線、台位和演員的感情流露,帶領觀眾去體會他們所經歷的,看他們所看到的。這種代入角色的狀態是歷史書和演講不能呈現的。一位學生看劇後與我分享:「台上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,透過他們所表達的說話和感受,我能更立體地去了解當日參加者在六四事件中的角色和想法。」另一位學生也說,她從戲裏了解到民運事件參加者為何參加學運和留下堅持,更了解到他們的決定並不是隨波逐流,或是鬧玩的,而是有理據和深思熟慮的。

演員帶觀眾目擊了整場民運事件由524日至64日的發展,細節中也填補了中國歷史教科書中一些「空白」,呈現的是參與歷史事件中的人物第一身的想法和感受,也將歷史中時、地、人三個重要元素扣連起來,構成立體的角度,再現在觀眾眼前的不單是歷史的文字記載,而是充滿生命力的人和事。

透過觀賞戲劇去認識歷史的過程是主動的、富想像力和超越時空的。認識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探索其意義,甚至啟發我們去審視未來。整套劇並沒有停頓在故事主人翁在廣場被槍擊的一幕,反而透過三個演員除下象徵他們角色的的戲服或道具,做回現實的自己,交代當年事件發生時,他們身在何處,將觀眾由戲裏帶出戲外,製造抽離(distancing) 的效果。觀眾對歷史的認識和討論不只是停留在過去的事件,其後螢幕上播放自1989年後,中國内地和香港發生的重大事件,如:2008年北京奧運、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、1997年香港回歸、七一大遊行等。這樣的時空編排,讓觀眾帶着戲劇前段對當年六四民運的視點和感受,去審視現在中國和香港的境況,甚至展望在這歷史背景發展下,未來的中國和香港會何去何從?要有不一樣的將來,我們要怎樣面對和處理歷史?這個戲製造了一個過去與現在、未來之間的對話,而觀眾參與其中,可以反思並建構歷史事件對他們當下的意義。以下是一些學生的分享:

學生甲:我感到很難過。雖然八九民運後,中國發展飛快,並取得世界性的成就,例如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,但是内地還有許多問題未處理好。

學生乙:我看到這件事啟發了往後許多人。過去二十多年,他們仍然堅持這份理想,做他們認為對的事情。

學生丙:看畢演出,我很想上網找更多資料,了解更多這件歷史事件。

對學生來說,這戲劇為他們提供了歷史和自我對話的一個平台。據筆者所知,這些對話也延伸到學生之間、師生之間,並從禮堂的舞台移師至課室。

當天望着台上演員謝幕時,我拍着手,心裏情緒起伏,既慨歎這場以鮮血譜寫的歷史還未有定斷,亦慶幸我的學生和同事仍有自由選擇認識那段歷史,選擇如何保存和回顧歷史,並且自由地思考和討論歷史。這份「自由」是何等珍貴,而她的存在不是理所當然的。戲劇將過去的歷史與現在的我們連繫起來 ,由她而來的迴響製造了一個開放的空間,激發了社群中的對話,這是一種在制度以外反省和保存歷史的另類途徑,也是確保歷史不被靜音,讓歷史以不同的方式說她的「故事」,讓「故事」得以繼續被討論和發掘。


文:杜麗華,洋名Dora。既是老師,又是學生。一直從事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drama的教學實踐和研究。喜愛大自然,每天都在學習如何活得人性化,教得人性化,學得人性化。盼望以愚智,與志同道者,以不同的藝術教育形式(特別是戲劇教育)去轉化和教育下一代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